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羽球的五大迷思 (下)

接續 上一篇文章 的三種迷思後,我們還有兩個迷思需要破除。 新手常見五大迷思 (下) 4.     這項運動一定要有教練在旁指導嗎 ?  和上一題有些衝突的是,如果不加入球隊,怎麼會有教練呢 ? 所以,這裡要將問題稍作修改  :  運動時一定要有人在一旁嗎 ? 答案是肯定的 。 一部電梯經過多次測試後,確定能夠穩定載重  3000  公斤不會出事。 實裝之後,限制它只能載重  1000  公斤,再限制乘客不能在裡頭跳動搗亂。 這就是 安全邊際 的概念。 雖然我們即將要做的只是導入興趣的基礎運動,但還是難保自己不會突然受傷。 因此我 強烈建議 不論從事任何運動,除了事前的熱身要做,最好要選隨時都有人在的場所,避免自己突發性受傷時無人協助。 確保自己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。 5.     新手一定要購買專業球具嗎 ?  當然不用,查過價格後相信你也不會想買。 第一 : 專業球具非常燒錢,如果不是高手或已經有定期運動習慣的人都不推;此外,相較於其他球類運動,羽球的球本身就是一項超高消耗品。 以我自己的經驗為例,一顆全新的球約莫擊中  100  次後,羽毛便 會開始折損  ( 以正確姿勢擊球 ) , 200  次可能就有幾片雪白脫落, 3 、 400  次可能連控制都不穩, 500  次以上就變成無毛小雞了…… 面對球具的選擇,我的建議是  :  1. 新手可以像我一樣先選用  1000 - 2000  元 左右的球拍  ( 我自己是拿  26  磅,新手估計  20 磅 ) 2. 並採用損壞機率較低的 塑膠球 ,避免開銷過大,影響到運動體驗。 第二 :  新手們可能還有另一項疑慮  :  如果我不用專業一點的羽球拍,而是選用大賣場裡  3 、 500  元就有的鐵製拍,難道不行嗎 ? 當然可以,但後果自負 我們的目的是「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」,前期只要求讓自己動起來,日後真的養成興趣了再換球拍也沒問題。 單純以保護自己的觀點來看,鐵拍會對手腕造成更多負擔,難保將來不會形成傷病。 一句話, 後果自負 ,但我相信想要長期運動的你也不願因此造成傷害吧。 順帶一提,鐵拍我只有國小時期有用過,因為那時用鐵拍打球的體驗極差,我便向已經長期在打球的同學借用球拍,上手程度的差異令我再也不碰鐵拍。 以上就是我還是個小菜雞時,所抱有的五大迷思,說實話,現在再一次看到這些想法,真的有種懷念的感覺啊。

羽球的五大迷思 (上)

   上一篇文章 我們討論到運動的種類、選擇的方法。 這裡我們就要來討論如果你最後選擇以羽球作為運動標的,你可能會有的迷思。 因為本文顯得稍長,因此會分成上、下兩篇來討論。 新手常見五大迷思 (上) 1.     這項運動一定要趁戶外風小、有人陪、有場地嗎 ?  風太大,羽球會亂飄;沒人陪,羽球不能打;沒場地,羽球怎麼飛 ? 這是最多人在意的問題,也可以說,這是羽球這項運動勸退大多數人的關鍵。 但我要說的是, 這不應該是你用來逃避運動的藉口 。 方法我馬上就會教你,在這之前,我必須先幫你建立正確的心態。   你不妨稍微思考一下,每當自己不想運動時,是否都找了些類似的藉口來逃避。 朋友約打籃球時,說太陽太大、球場人太多、都是臭男生、籃框在維修、早上拉肚子、頭髮骨折 … …然後便在房間裡待了一整天。 排定時間要慢跑時,心想外面天氣好冷、空氣品質不好、老人家很多我不喜歡、一個人跑步會不會被當成怪胎、跑步時家裡會不會遭小偷……族繁不及備載。 我的意思並非上述理由全都不重要,而是當你想到這些理由時,你是以何種心態去面對的,選擇調整時間 ?  還是乾脆拖延。 如果你是一個懶惰成性的人,更不應該思考這些問題,因為這只會讓你右上叉掉我的文章, 再次回到懶惰的自己。 回到問題本體,我的答案是   :   當然不需要 ,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練起來的。 順帶一提,我的配件如下  :  高約兩米半、面積三坪左右的、雜物面積近乎一半的小工廠裡的一小角、一支球拍、一小罐塑膠球 。 培養運動習慣的方法肯定存在,但前提是你得願意讓自己行動起來。 如果你的場地比這個更寬、更少雜物、球具更優良,那我要恭喜你,你已經順利踏出第一步。  ( 條件更差者,還是先整理一下吧…… ) 2.     這項運動一定要懂規則嗎 ?  當然不用。 先聲明一下,我並非不會告訴你規則,也不是指你可以永遠不懂羽球規 則,因為當你從新手期脫離之後,還是會有見到世面,需要和其他人切磋球技的時刻。 果真到那些時候,就算你不想懂,你還是會在一兩場對戰中被迫自動明白的。 ( 就像當初被隊友靠北到死的我一樣 QAQ) 所以,我們當前的重點是  :  利用羽球,讓你願意自動自發的運動 。 如果你不運動,你就算懂規則也只能拿來看球賽,這還得建立在你願意看球賽的前提之下呢。 運動比賽之所以要存在規則,正是為了產生「限制」。平衡賽局體驗的同時,考

重複執行與運動選擇

上 一篇文章 談到創造時間的方法和心態。 這一篇文章,我們要介入另一個主題   :    重複執行的關鍵 。   試想一下,如果你今天要開一間店,那最重要的是什麼 ? (A)          店面的大小 (B)          店鋪開張的宣發力道 (C)          收費員的美貌 (D)          商品   答案就是你的 商品 。也就是,你選擇賣什麼。 如果沒有具備價值的商品,就算店面開的再大、宣發做的再好、收費的姊姊有多漂亮…… 被顧客發現是虛有其表、商品品質低落,導致商品賣不出去之後,這條路肯定也走不長久,對吧。   談到運動上也是相同道理   :   如果你要長時間投入運動,最重要的就是【運動的選擇】。 問題來了,適合自己長期投入的運動要怎麼找呢 ? 你可能已經煩惱這個問題很久,但請別忘記了, 我們的目標不是精通何種運動,而是培養出持續運動的習慣 。 所以,選擇運動的依據,端看你的 【自制力】。   自制力     以跑步為例,每次要測  1600  公尺長跑時,是不是跑完  800  公尺時就開始想要用走的,氣喘吁吁地看到前方還剩下一半的路,身體雖然躁熱著,心卻先冷了一半呢 ? 這是因為「慢跑」這項運動本身不具備任何「 強制性 」,你可以隨時改變自己的速度,隨時控制自己的運動情形。 但是……這有什麼不好的嗎 ?  適時讓自己休息,才能走更遠的路,不是嗎 ? 對,你說的對。 然而,更多時候這種自由性只會讓你一次比一次更早慢下速度。 一段時間後乾脆連距離都砍半了,反正自己也沒有要跑,然後就會無限輪迴,直到乾脆放棄。 當然,這樣子說實在是太過於偏頗。畢竟,真的有人能夠一上場便跑個 2 、 30 圈,結束後再走個 5 圈。 相信你也看過或聽過,即便是冷得嚇人的嚴冬,依然會有阿公級的人物在一大清早、太陽都還在睡覺時便成群到河邊去游泳,一下水就是幾十公里。 他們之所以能做得到,便是因為他們那強大無比的自制能力。他們很可能從大約二、三十歲時便開始堅持每天游泳,方能至今日依然保持超過年輕人的體力,令人欽佩。   ── 你有辦法這樣督促自己嗎 ? 雖然你已經順利空出時間,但缺乏自制力的運動方式只會讓你事倍功半,甚至放棄運動。 所以重點就是,什麼運動才適合「現階段的你」去執行呢 ?  答案,其實也很簡單── 能逼你專心做的運動。     忘記正在運動